信息摘要:
在線測徑儀 的校準周期無統一標準,核心取決于設備類型、使用頻率、環境條件及行業質量體系要求,通常在3個月到1年之間,關鍵設備需縮短周期。 一、核心影響因素與推薦周期 校...
在線測徑儀的校準周期無統一標準,核心取決于設備類型、使用頻率、環境條件及行業質量體系要求,通常在3個月到1年之間,關鍵設備需縮短周期。
一、核心影響因素與推薦周期
校準周期需結合測徑儀的實際使用場景動態調整,以下為不同維度的基礎參考標準。
設備類型
光電測量,高精度免校準,測徑儀采用經過嚴格設計計算的光路系統,成像邊界清晰。且全系產品按照3微米的精度調校。在正常使用過程中,測徑儀針對量程范圍內的所有尺寸免于校準,為使用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。
激光掃描法/機器視覺法(高精度,核心測量單元易受環境影響),推薦校準周期3-6個月;
超聲波法(精度中等,探頭磨損較慢),推薦校準周期6-12個月;
接觸式工具
(千分尺/外徑規,人工操作影響大,易磨損),推薦校準周期3個月/次使用前校準;
使用頻率
24小時連續運行(如高速擠出產線),推薦校準周期3個月;
單日使用≤8小時(如小批量定制產線),推薦校準周期6-12個月;
環境條件
高溫、高粉塵、高濕度(如橡膠擠出車間,加速部件老化),推薦校準周期3-6個月;
恒溫恒濕、潔凈環境(如實驗室離線檢測),推薦校準周期12個月;
質量體系要求
汽車、航空等嚴苛行業(需高頻驗證數據有效性),推薦校準周期3-6個月;
普通工業膠管(可按基礎周期執行),推薦校準周期6-12個月;
二、必須提前校準的3種情況
除固定周期外,出現以下場景時在線測徑儀需立即暫停使用并校準,避免測量數據失真導致批量不合格。
設備經歷異常事件后,如碰撞、跌落、電壓波動,或傳感器鏡頭/探頭出現破損、污染。
測量數據出現異常波動,如同一標準件的連續測量值偏差,或生產中頻繁觸發“超公差”警報但實際樣品合格。
更換核心部件后,如傳感器、相機鏡頭、超聲波探頭,需重新校準以匹配新部件參數。
三、藍鵬測徑儀校準方法
使用標準量塊進行校準。
自動校準:程序自動采集每個通道的測量數據,并根據設定的標準值,自動計算標準差,填入到標準差窗口,確定后程序生效。
手動校準:手動校準模式下,用戶也可以通過每個通道后面的“采樣”按鈕,采集計算出標準差,不同點是,用戶可以手動在標準差窗口輸入標準差,確定后用這個標準差進行校準。
在線測徑儀應用于各行各業,在長期使用過程中,因為儀器本身、碰撞、器件老化等各種因素,可能造成測量不準,就需要進行校準。藍鵬測徑儀為高精度免校準設計,即使需要校準,方法也非常簡單。